“都62了,还不结婚?
钱往哪儿花?
病了谁签字?
”
上周,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有人撞见陈瑾和巫刚肩并肩踩浪,照片一出,评论区又炸成两口锅:一口煮“老无所依”,一口炖“自由万岁”。
说白了,大家替他们着急的,不是那张证,是怕故事最后只剩“一个人”。
可陈瑾最近忙得很:
新剧《小巷人家》刚杀青,她演纺织厂女工,灰头土脸,却能把人一秒拉回1983;
金鸡奖评委席上,她三届没挪窝,开口缄口“年轻演员别急着红”;
体脂18,早餐只喝姜茶加一勺椰子油,下水能游两公里——这状态,多少30岁的人已经喘成破风箱。
钱也安排得明明白白:
五套房,值1.2个亿,统统装进个人工作室,锁得比保险箱还死。
外人替她愁“没娃继承”,她倒好,把资产转成持续现金流,顺带给晚年请得起最贵的护工,住得进最硬的养老院。
至于“丁克后悔”那口大锅,她上个月直接甩回给媒体:
“我不是后悔,是预习衰老——知道它长啥样,才提前攒够底气。
”
一句话,把“孤独终老”翻译成“自主选择”。
再看巫刚,俩人并肩20年,没婚礼,没钻戒,却能在海边互相递保温杯,杯里泡着同款菊花茶。
你说这是爱情?
他们说这是搭伙。
你说这是搭伙?
他们笑得比新婚还松快。
所以,别再问“不结婚怎么办”。
人家已经把“怎么办”写进日程表:
周一断食,周三泳队,周五读剧本,周日和老巫去海边踩沙子。
剩下的日子,留给镜头,也留给自己。
真到了签病危那天,谁握笔?
工作室律师、私人医生、多年助理,早排好队。
血缘未必靠得住,合同可以盖红章。
看完只想说一句:
怕老、怕病、怕一个人,说到底怕的是“没安排”。
人家把每一步都预习完,试卷早就写满答案。
至于我们,还是先操心今晚几点睡,明早能不能挤上地铁吧。
自由也好,婚姻也罢,先把自己的人生答题卡涂完,再去围观别人的海边散步,比力不慌张。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