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张新成带父母与王玉雯聚餐,挨着王姐坐歪头看她手机,家属感十足

幸福风筝D · 昨天 22:34
“青梅竹马”混成同事,还要一起演暧昧,这谁顶得住?
1.png

2025年6月,张新成和王玉雯把16年友情直接升级成三件套:综艺里互换爸妈、广告里共设计一双鞋、新剧里演“差一点就亲”的状态。
2.png

观众一边嗑糖一边心里打鼓:真友情经得起这么反复消费?
我在云南片场蹲到一段小插曲。
拍插秧那天,太阳毒,泥水烫,王妈妈怕虫子,张新成先把自己腿插进泥里踩一圈,回头冲王玉雯喊:“阿姨怕痒,你带她上田埂,我替你们把这块弄完。
”没有剧本,摄像大哥跟在后头边跑边抹汗,画面却完整保存。
节目组后来剪进正片,字幕只给了五个字:真家人,不演。
回酒店电梯里,我问王玉雯:“16年不腻吗?
”她翻白眼:“小时候一起压腿他把我哭,现在一起营业还得对他笑,命苦。
”说完抬手帮张新成把沾在头发上的秧苗摘掉,动作比助理还顺手。
张新成没回头,把手里喝一半的苏打水递给她,瓶盖已经拧松。
镜头不在,俩人也没意识到这有多暧昧。
品牌方最懂观众想看什么。
联名鞋那天,设计师让他们在草稿上随便写点纪念字。
王玉雯写了“2009”,张新成补了“-2025”,中间空着。
设计师问要不要加颗爱心,俩人同时摇头。
后来鞋舌内侧就只留一行刺绣,干净得像他们对外说的“家人”。
可鞋子发售当天,二级市场把女码炒到三倍价,理由很直白:嗑CP的人愿意为空着的那个符号买单。
新剧《第十七年夏》开机,导演明牌放养,让他们自己改词。
青岛夜戏,海风刮得对讲机都沙沙响。
剧本写“男主把围巾披到女主肩上”,张新成嫌假,直接扯下自己脖子那条绕到王玉雯头上,顺手把她刘海别到耳后。
监视器里,女演员眼神晃了一下,像被海风吹皱,又迅速收回去。
导演当场鼓掌:要的就是这秒“差点越界”的慌。
三家平台抢花絮,观众逐帧抠糖,可越放大越发现:他们最甜的瞬间都在导演喊停之后。
王玉雯怕冷,张新成把暖宝宝撕成小块贴她后腰;张新成不吃海鲜,王玉雯用一次性筷子把砂锅里的虾先挑到自己碗里。
这些镜头没进正片,却被现场粉丝手机录下,传上微博半小时就冲热搜。
评论区最高赞只有一句:如果这都不算爱,那爱也太辛苦了。
可我问过张新成工作人员,对方耸肩:俩人各自单身,却从没想过要真在一起。
理由是“太熟了,下不去嘴”。
王玉雯那边更直接:一起翻车不如一起赚钱。
话说到这份上,再嗑就显得观众自作多情。
但资本不管,品牌继续加单,剧本继续加吻戏,综艺继续把“互换爸妈”剪成修罗场。
友情被摆到流水线上,按斤称卖,他们配合得比真情侣还默契。
我跟着跑了三天,最触动的画面却与糖无关。
收工回酒店,王玉雯先下车,一路小跑帮张妈妈拎购物袋,张新成在后面付车费。
路灯下,两家老人并肩走,影子拖得老长,像普通邻居饭后散步。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16年最值钱的不是暧昧,是他们把相互爸妈也处成了家人。
观众想看的爱情没发生,但另一种更罕见的亲情已经落地生根。
所以别急着问“到底在没在一起”。
娱乐圈最缺的不是情侣,是长久。
只要他们还能在田埂上互递泥水,在寒夜里共用一条围巾,在联名鞋上留下空白,这段关系就比大多数婚姻都稳。
真友情经得起消费,也经得起放大镜,因为底色从来不是秘密,而是习惯。
3.pn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