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十封面第一枪来得狠,辛芷蕾笑得像赢了整条街,杨幂只好抬头看灯。
辛芷蕾这一回拿到的,是创刊二十年的《Vogue》单独封面,杂志圈把十月号叫“银十”,广告最密、门槛最高,能单封就等于被官方盖章“时尚一线”。她的画面里没有复杂动作:白T恤、牛仔裤,胸口那行“国际巨星”闪着微光,阳光从右上角压下来,汗毛和微笑一起被照亮。想起七年前,她第一次穿着写有同样字样的山寨T在机场被群嘲——那条热搜还挂了整整两天。如今一句反击都没说,只笑。笑声里含着影后的底气,也含着一记不轻的回马枪。
同一天,杨幂交出的《嘉人》十月刊封面明显守旧。 粉色羽毛裙、红皮沙发、裸色唇,狐狸味依旧,但镜头停留在皮肤与面料的缝隙,没有继续往里挖。第二套西装造型本想走硬朗路线:灰色廓形大衣配立体花帽,无框眼镜遮住眉骨,理论上是“雌雄同体”的高级。可惜灯光太平,情绪被压平,只剩一张无风的海报。
辛芷蕾的摄影师反其道而行。光源只给一盏,刻意留下高反差阴影,让她的颧骨、眉骨、下颌像刀锋一样轮廓分明。摄影棚不开空调,让她真的出汗,再让汗珠宽容地停在鼻梁和锁骨,全片不修。人们终于记起,她在《日落中天》里冲出燃烧船舱时,也是同样的狼狈又强悍。
杨幂的亮点只有一张斜肩毛衣照。她侧躺白沙发,盘发松散,肩膀和手臂被毛衣半遮半露,身体线条延伸得像老电影里的张曼玉。镜头转到腿时,她忽然收紧脚尖,整个人像猫一样拉伸,下一秒又松弛。可惜这张图被排在内页第六,翻到的人不多。
两位都是39岁。年纪写在身份证上,可照片里呈现的是不同维度的时间。辛芷蕾的笑像向前跑;杨幂的眉眼则像在回望昨日。
数据不会骗人: Vogue十月号广告页比九月多出22%,真正赚钱的腕表与高珠部分,辛芷蕾占到了三分之二。与此《嘉人》十月号广告增幅只有7%,时装类客户依旧捧杨幂,但护肤与高奢珠宝板块流向了对手。品牌用预算投票,不带情感。
影后头衔的能量肉眼可见。去年戛纳颁奖礼结束,香奈儿当晚就敲定了辛芷蕾“高定与珠宝双线代言”的框架;本月初,万宝龙追加了一年半的全球合作,还附送五页杂志拍摄预算。业内笑称,她从此不用自掏腰包买西装——柜姐会送到家门口。
杨幂其实没闲着。她手握两部待播剧,投资的IP游戏刚完成B轮,直播间每月依旧稳定卖货四场。镜头外的算计与投入,她一样不少。只是演技短板仍在,观众早习惯用放大镜检视她的哭戏与台词,任何一次情绪不到位,都能掀起弹幕风暴。
辛芷蕾对镜头的适配度更像天生。原生脸骨骼清晰,灯光可以狠,她反而更立体;心情管理不刻意,导演喊停时,她可以立即从大笑跌进呜咽,再掉头抬眼保持湿漉漉的睫毛。摄影师说“留着别擦”,她就原地定格30秒。
杨幂这趟拍摄,最耗时间的是那双红袜配绑带高跟鞋。她把腿绞成麻花状,想做一个杂志常用的肢体实验。最终为一张定格拍了47次,脚面磨出水泡。可出片效果依旧被挑剔:有人嫌绑带把腿切段;有人说红袜显得用力过猛。
输赢并非永久。 2009年,杨幂第一次上封面,微博还没上线;2023年辛芷蕾拿到国际影后,短视频已经统治流量。媒介换代,审美口味自然也跟着刷新。时尚圈讲究“此刻喜欢谁”,没人能一直站C位。
市场却永远偏爱故事。辛芷蕾那件白T恤的彩蛋被写进Vogue内文:品牌方发动读者翻旧照,找到她初入行时的机场图,再放到现在的对比页。点击量比封面自己还高。曾经的笑柄,如今的勋章,这种反转永不过时。
而杨幂靠的还是“百变”。她已拍过156次杂志大片,从清纯短发到女爵皮衣,能变的风格几乎全试过。策略是:在话题退温前,再给公众一个全新形象。她确信自己还有牌可打,问题只是剧本与时间。
两本杂志的销售数据将在月底公布,业内预测:Vogue纸刊会比去年同期涨35%,《嘉人》大约保持平盘。对手交锋的结果,或许就是如此清晰又残酷。
到了那天,辛芷蕾大概率会在采访里再笑一次;杨幂则可能用下一次封面回应。封面世界从不缺故事,我们只需翻页。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