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演员迪丽热巴出席巴黎时装周活动,其所穿细高跟鞋在秀场活动中右鞋跟完全断裂,鞋体与鞋跟分离,仅靠前脚掌支撑。
迪丽热巴全程保持镇定,仪态优雅,全程踮脚维持平衡步伐未乱,心情管理依旧从容,多数观众未察觉异常,进入内场后迅速更换备用鞋履未影响后续环节。
鞋跟断得干脆,镜头扫过也没发现,直到高清图流出,网友放大才看见那块白色断口。
10厘米树脂鞋跟,像牙签一样细,Dior这次给模特和嘉宾配的全是秀场定制款,好看优先,结实排后面。
树脂、亚克力、轻量铝,听起来高级,真走路就是定时炸弹。
业内人士一句话戳破:秀场鞋不是给你逛超市的,站三分钟和站三小时是两回事。
现场坐第一排的编辑后来回忆,只感觉迪丽热巴走路比平时更轻,像怕踩疼地板。
没人想到她其实已经失去支点,全靠前脚掌硬撑。
那块断裂的鞋跟被工作人员捡走,照片里能看到底部已经磨得发白,明显提前就有裂纹。
品牌没回应,评论区先炸:有人心疼,有人吐槽奢侈品只会做样子。
最顶的一条留言只有八个字:美丽刑具,谁穿谁懂。
女生都懂那种痛。
面试、婚礼、见前任,鞋柜里总有一双只负责美、不负责活命的鞋。
迪丽热巴这次把私下的小灾难搬到全球直播里,替所有人演了一遍:鞋跟断了,也得把路走完。
镜头切走那一刻,她马上蹲下来揉脚,脸上还是尺度微笑,被拍到的却是脚背上的两道红痕。
那一刻比T台更真实,观众忽然意识到,明星和普通人一样,都在用肉身对抗工业尺度。
Dior不回应,其实回应了。
奢侈品牌的逻辑是,鞋是造型一部分,坏掉算意外,不算质量事故。
买回家的人真穿断了,客服会温柔提醒:这款建议静态穿着。
翻译过来就是,坐着拍照可以,走路自理。
花上万块买双只能坐着的鞋,听起来像笑话,却年年有人抢。
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心里,美丽值千金,脚疼可以忍。
事情过后,迪丽热巴在后台被问感想,她笑着说最想脱鞋。
视频里她光脚踩在地毯上,比走秀时放松十倍。
工作人员递来拖鞋,她摆摆手,直接拎着那双残鞋去合影。
照片发出来,粉丝留言:原来仙女也巴不得脱鞋。
一句话把高高在上的秀场拉回地面,品牌精心营造的梦幻滤镜碎了一角。
更多人开始扒秀场黑历史。
某年某品牌模特鞋跟陷进木板缝,直接光脚走完;某年某超模高跟鞋卡在电梯缝,现场保安徒手掰鞋。
光鲜行业背后,全是咬牙硬撑的打工人。
迪丽热巴只是刚好被镜头对准,替大家把伤口亮出来。
网友翻出她早年拍戏冻到哭、吊威亚勒到紫的旧图,才发现所谓一夜成名,其实是把疼练成习惯。
有做鞋八年的老师傅说,树脂鞋跟断裂率比牛皮高五倍,因为材料轻、脆、不吸震,好看却扛不住真实体重。
秀场为了省重量,让模特走起来飘,常用这种材料。
换句话说,鞋坏不是倒霉,是设计自己就在赌概率。
赌赢了,观众只看见飘逸;赌输了,像这次一样现场翻车。
老师傅补一句:想又美又稳,只能定制钢材内芯,价格翻三倍,品牌舍不得。
事件最吊诡的地方在于,没人怀疑迪丽热巴的专业,反而全去骂鞋。
品牌省成本,却把风险转嫁给穿的人,这在职场像极了对KPI负责不对健康负责的老板。
你穿着公司发的漂亮工服,布料扎肉也不能脱,因为形象就是绩效。
鞋跟断裂那一刻,很多打工人在屏幕前下意识缩脚,想起自己那次崴脚、那次发烧、那次被客户灌酒还得保持微笑。
疼不在她脚上,在每个人心里。
热搜过去三天,迪丽热巴机场照已经换上厚底运动鞋。
粉丝夸她接地气,其实那是身体本能的自救。
再贵的脚,也需要地面。
故事到这里本该结束,可评论区还在更新:有人晒出自己婚礼断跟鞋,有人晒出年会断跟鞋,配图清一色笑脸。
没人退鞋,因为那是人生高光证据。
看完忽然明白,我们买的从来不是鞋,是那一刻敢赌的底气。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