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秀场镜头一开,迪丽热巴的苹果肌像被谁偷偷打了气,外媒快门声还没停,国内精修图已经修好下颌线,两小时差距把“换头”钉上热搜。
她团队知道31岁经不起无修直出,于是提前把外媒通道灯调暗半档,现场给配韩式浓妆,回来再把颧骨推回25岁位置,数据师加班到凌晨三点,只为让品牌爸爸在合同里那句“形象不得有损”不生效。
这套流程不是她发明,杨幂早把“生图翻车+精修封神”玩成固定剧本,AB把红毯变修图考场,迪丽热巴只是接过接力棒,还把难度升级:同一晚要发九宫格,脸不能重样,粉丝要新鲜感,品牌要高贵感,她只能把真人先放一边。
有人猜她是不是去填了,其实更可能是连续拍戏到凌晨五点,水肿没消就被拖去赶飞机,飞机上不能平躺,落地直接坐进化妆椅,粉底厚一点才能遮住倦态,摄影师再喊“收下巴”,肌肉已经僵了,笑起来像被线牵着,外媒抓拍到的就是这一幕。
团队把锅甩给灯光,粉丝把锅甩给造型师,真正该背锅的是“全年无休”合同,她一年要拍两部剧、跑五个代言、去三次国外秀场,身体被切成碎片卖,每一块都要发光,哪有余地让脸自然松弛。
她自己也懂,所以2024把档期劈一半给《枭起青壤》和《日月》,想靠角色让观众讨论点别的,不然每次出场只被放大镜盯脸,再厚的粉也遮不住疲惫,再强的修图也补不回口碑。
品牌不在乎,只要热搜在,销量就涨,巴黎那天某款包官方链接点进去直接显示“售罄”,后台数据告诉市场总监:脸僵不影响带货,于是第二天合同升级,写明“精修图需提前48小时交甲方审核”,生图能删就删。
观众其实也不真生气,只是找到新谈资:原来顶流也会崩,崩得越狠,转发越快,平台算法最爱这种对比图,一条微博带两组照片,互动量直接翻倍,迪丽热巴成了流量燃料,她越努力修,火烧得越旺。
她想要的不过是像普通31岁女孩那样,熬完夜第二天能戴口罩出门,可她的身价不允许,一张不修的脸可能让品牌索赔八位数,团队赌不起,只能继续把真人藏进图层深处,留给大家猜:下一次现场,苹果肌会不会再移位。
观众盯着她脸看,她盯着观众钱包看,修图师盯着像素看,品牌盯着报表看,四方互相演戏,演到连自己都忘了最初长啥样,只剩合同最后一页那句“合作期满可协商续约”提醒所有人:脸可以换,钱必须真。
戏演到这里,你还分得清你爱的到底是那张脸,还是那张修完的脸换来的限量包吗?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