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京香山论坛刚一亮相,就带出不少戏码。美国低调现身,中国以“和为贵”回敬,俄罗斯更是把普京的亲侄女派了出来,整场防务外交戏码比论坛主题还精彩。从看似平淡的开幕式里,不难看出大国之间那点微妙的心思和盘算。
2025年9月17日,第十二届香山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规格空前,1800多位来自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云集北京。这是中国搭的台,唱的戏,却不是独角戏。俄乌冲突没停,中东局势正焦灼,亚太局势也没轻松,偏偏这个时候,香山论坛成了各国难得愿意坐下来聊聊安全的地方。
这场论坛的主题是“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听上去很大,但细看现场阵容就知道,这不是喊口号,是有人真想谈正事。
乌克兰、以色列纷纷派团,俄罗斯更是把副防长安娜·茨维列娃推了出来。她不是别人,正是普京的亲侄女。美方呢?规格却明显降了级,只来了驻华武官和几位学者。去年还派了副助理部长,今年这变革,实在耐人寻味。
中美温差明显:美国“降温”,中国“送暖”
美方这次的体现,说是“冷处理”也不为过。去年的香山论坛,美国由副助理国防部长蔡斯领队,算是给足了面子;今年却只是派驻华武官出席,规格明显缩水。
而且就在论坛前不久,中美防长还刚刚通了电话,话里话外都在说要“加强沟通、制止误判”。结果一转身,论坛上就“降温”,这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中方倒没跟着翻脸,而是稳稳地展现了一波“东方智慧”。军事专家何雷专门向美方代表送上了一张照片,是去年中美互赠书法作品的留影。照片上写着三个字:“和为贵”。送的不只是照片,是中国一贯的态度——讲理,讲和,讲合作。
这个细节不大,却意味深长。在台海、南海这些热点问题上,中国没有借美方“降级”做文章,反而借机再次强调:和气生财,和平才是长久之道。
照片背后的那句“握手优于交锋,合作强于对抗”,说的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中国在处理大国关系时的一种方式:不给你添乱,也不丢了自己的立场。
而美方这一“冷”,倒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此举是在释放一种模糊信号——既不想在中美军事沟通上彻底断线,但也不愿意在多边安全平台上让中国居于主导。这种“半进半退”的姿态,反而让自己的战略意图变得更不清晰。
俄罗斯换人出场:不是“降格”,而是“亲情外交”
与美方的“冷”不同,俄罗斯这次的出场方式虽然低调,但分量却不轻。普京没有派一般军官,而是亲自让自己的侄女、现任国防部副部长安娜·茨维列娃挂帅出征。这种安排在国际安全场合里并不常见,但放在中俄关系的语境里,倒是显得别有意味。
茨维列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军中悍将”,但她的身份自己就足够说话。这不是简单的人事安排,而是一种“亲情外交”的表达:即便俄乌战事胶着、国内任务繁重,俄罗斯依然重视与中国的关系,重视香山论坛这个平台。
而这场“亲侄女出马”的安排,也被不少分析人士看作是普京对香山论坛的“变相祝贺”——不一定要站在台上讲话,但一定得让人知道:我看重你,中国。
这种“政治姿态”的传递与美方的“降温”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通过“亲情牌”维系与中国的战略协作,美国则试图用“降级出席”来表达疑虑与保存。两种大国策略,一冷一热,在香山论坛上形成了微妙的对照。
而中国的应对,仍然是稳字当头。无论是对美方低调出席,还是对俄方“家族式外交”,中国的回应都不激不躁,继续推动论坛的多边议题,继续呼吁对话与合作。香山论坛不只是给中俄搭台,更是给所有愿意坐下来谈一谈的国家一个机会。
大国博弈背后的主动权:中国搭台,谁来唱戏都得看这边
整个香山论坛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大国之间的态度,也映出了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角色。美国试图“冷落”,俄罗斯选择“亲近”,但无论是哪种姿态,最终都没有缺席这场论坛。这说明,中国搭建的这个防务平台,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存在。
香山论坛从最初的智库交流,逐步进化为一个国际级的安全对话平台,这背后不是简单的“办会”,而是中国军事现代化和外交战略的长期布局。从东风-61等新型装备的展示,到“全球安全倡议”提出背后的理念输出,中国一步步把安全话语权往回拽。
而在这场博弈中,中方始终坚持一个基本逻辑:对话不是为了妥协,而是为了制止冲突;合作不是为了让步,而是为了共赢。这话听上去老生常谈,但放在当下的国际局势里,却是难能可贵的清醒。
美方的“降温”策略,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对中国安全平台影响力的顾虑;俄方的“亲情外交”,则是想借香山论坛传递继续合作的信号。两边虽然态度不同,但都证明了一个事实:论坛的主场在北京,节奏掌握在中国手里。
香山论坛不是一场秀,更不是外交演出,而是现实世界里,各方交锋之后,唯一还能坐下来讲几句“人话”的地方。美国冷着脸来了,俄罗斯带着亲戚来了,大家拎着各自的算盘,却不得不承认:这场戏,中国说得上话。
“和为贵”这三个字,不是装饰,而是中国对待国际安全的基本逻辑。不惹事,也不怕事;不高调,但也不低头。香山论坛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愿意来的,咱们好好谈;不愿意谈的,也照样欢迎你来坐坐。
这场论坛只是开始,背后的大国角力才刚刚上演。中美俄之间的博弈不会因为一次论坛而结束,但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能有个地方说几句实话、谈几点和平,已经不容易。
香山论坛,从一场会议,酿成了国际安全舞台上的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选择。而中国,正是那个把话筒递出去的人。
参考资料
环球网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启幕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