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俄罗斯外交部传来消息———普京要来了!8月31日至9月3日,这位俄罗斯总统将开启为期4天的访华行程,俄媒直言这次出行“前所未有”。单看“4天”这个时长就不一般:这是普京在华停留最久的一次访问,背后藏的信息量,远比表面看起来更重。
为啥敢称“前所未有”?普京访华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一句话就道破了关键:“俄中战略伙伴关系是稳定力量,作为欧亚大陆的两个主要大国,我们不能对欧亚大陆和全球的挑战无动于衷。”
这话得结合当下的全球局势看:如今单边制裁成了个别国家的“常用武器”,今天卡断这条产业链,明天冻结那个贸易账户,不光中俄企业受影响,连全球粮价、能源价都跟着波动。而普京这次带着明确的“反制裁态度”来——他直言“中俄反对歧视性制裁”,还强调要“继续减少贸易壁垒”,这哪是简单的双边互动?分明是两大国要联手给全球经济“松绑”。
更实在的是“合作动作”。这几年中俄贸易额早逆势冲进“两千亿美元俱乐部”:俄罗斯的油气稳定供应中国工厂,中国的汽车、家电成了俄罗斯市场的“香饽饽”。据业内消息,这次访华大概率要签一批“硬合作”:从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扩容,到远东稀有金属长期供应,甚至可能涉及粮食联合储备——这些不是小打小闹,是把“战略互补”焊得更牢,给动荡的全球产业链递上“定心丸”。
再看普京的行程表,更是“满到溢出来”,每一站都藏着重点。
8月31日先到天津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光俄方代表团阵容就够吸睛:3位副总理、十多位部长,连国企负责人都跟着来——这哪儿是参会?简直是“带半个内阁”来谈合作。会议要以“1+4”模式推进,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外长拉夫罗夫、防长别洛乌索夫等核心官员全上阵,议题从俄乌局势、中东问题,到“如何应对美国在亚太动作”,全是国际热点。
更关键的是“多边连环谈”:中俄蒙要开三边会,普京还要单独会见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十多国领导人。要知道上合组织早不是“小圈子”,覆盖大半个欧亚大陆,普京还特意提了它的“吸引力密码”:“开放平等、不与第三方对抗”——这话指向很明确:个别国家总拉着盟友搞“小团体”,而上合要做的是“大家一起发展”。
难怪有消息说,这次峰会可能敲定“反恐新机制”,还要推“欧亚能源网”:比如把中亚油气通过中俄管道连起来,让上合国家不再看别人脸色买能源。这步若成了,上合在全球多极化里的分量,得再重一大截。
两天后转场北京,既要与中方举行大型会晤,还要参加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
80年前,苏联红军挺进东北打击关东军,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两国士兵用生命拼出“反法西斯同盟”的铁关系;80年后,普京站在北京阅兵场,看的不只是方阵,是“历史的接力”。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早说过:“中俄在战争年代结下的兄弟情,是如今合作的根。”这话是说给谁听?看看日本近年总有势力“美化侵略”,再看看个别国家想掀翻“二战后国际秩序”——普京来参加阅兵,就是和中国一起亮态度:谁想歪曲历史、搞霸权,中俄第一个不答应。
现如今,美国和北约在亚太摆军舰、在中亚搞动作,中国南海台海承压,俄罗斯在乌克兰被西方围堵——这次很可能签“新安全共识”,比如敲定“年度联合军演计划”,甚至在“反无人机”“网络反恐”上联手攻关。
聊了这么多,文末总结一下普京访华的三大看点。
第一个看点:经济“拆壁垒”背后的“战略互补升级”。
第二个看点:上合峰会的“多边协作扩能”。
第三个看点:阅兵场的“历史与现实共振”。
有人说,这4天可能是“全球格局转折点”,普京自己也放话:“要探讨加强合作的新步骤,造福两国人民”——这话不是空喊。从拆贸易壁垒到上合扩能,从纪念历史到联手破局,普京这4天访华,每一步都踩在“全球变局的节点”上。有人说这是“中俄协作新起点”,也有人说“多极化要提速了”——你觉得,哪一点最值得关注?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