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的“普特会”又传出新消息,据美国Axios新闻网8月16日的报道称,普京在与特朗普的会晤中提议要将中国纳入战后乌克兰的潜在安全保障国的考虑范围内。
而根据8月17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透露,普京的确在会晤中表示俄罗斯愿意在和平协议中纳入乌克兰安全保障相关条款。
但只是让人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关于乌克兰的潜在安全保障国,普京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俄罗斯跟中国外交往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按理来说,普京对中国的处事风格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为何他偏偏要提出让中国来做这个安全保障国呢?面对普京如此突如其来的一招,中国做出了怎样的回应?
普京的多重考量
所谓无利不起早,普京让中国来当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国”的这一招可以说是把美欧、乌克兰和中国三方全部算计进去了,而俄罗斯则可以借此稳坐钓鱼台。
可以说,这绝对不是普京心血来潮的一个提议,而是他深谋远虑的结果。
可以看出,普京并不希望未来的和平协议让美欧和乌克兰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因此他必须借助一个新的力量来切断美欧和乌克兰的深度绑定。
众所周知,俄乌冲突的导火索就是北约东扩,泽连斯基又积极推进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
但据报道,普京在这次的美俄总统会晤中却同意了将一项“类北约第五条款”的安全保障条款纳入未来的和平协议中。
所谓“北约第五条款”即如果有国家对北约成员国进行攻击,就会遭到北约所有成员国的反击。
而这里的“类”就比较有深意了,因为普京的意思并不是让北约来为乌克兰做这个保障,而更可能会考虑北约以外的国家。
说到底,美欧仍然没有放弃北约东扩的计划,而普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把原本中立的中国扯进来,以此来制衡美欧,同时削弱乌克兰对美欧的依赖。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常国家中唯一一个还保持中立的国家,于普京而言,其实平衡各方势力的不二人选。
因为在当前俄乌冲突的谈判桌上,俄罗斯实际上是真正被“孤立”的一方,美欧乌本质上都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
所以,无论中国是否同意成为安全保障国,只要能够将中国也拉上谈判桌,俄罗斯就可以打破被孤立的局面,从而将谈判拉回到一个偏向于中立的状态。
从俄罗斯本身的利益出发,谈判进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俄罗斯不可能不做出妥协,而让妥协的空间尽可能小,获利的空间尽可能大就是普京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从俄乌战场的现状来看,俄罗斯尽管占据了优势,但俄罗斯国内的各方面情况已经不足以支持俄军在战场上继续向前推进了。
所以普京一方面在领土问题上极力争取俄罗斯已经拿到的领土,一方面在乌克兰战后的安全保障问题上,普京选择同意在和平协议中加入安全保障的相关条款,但却率先提议让中国来担当安全保障国。
总而言之,这三年的仗不能白打,俄罗斯愿意吃亏,但不能真吃大亏。不得不说普京不愧是普京,这招一出,乌克兰方面恐怕要头疼了。
焦躁不安的乌克兰
事实上,不只是俄罗斯想要尽快结束俄乌冲突,乌克兰也是一样,目前摆在泽连斯基面前的难题,如果不能结束战争,这些难题也会一直无法解决。
乌克兰目前在俄乌冲突中的窘迫状态已经不允许乌克兰继续在战争中消耗下去了。
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底,乌克兰的人口数量由战前的约4300万人降到的约2800万人,乌克兰失去的这1500万人中,除了在战争中牺牲的乌军士兵,还有无辜死去的普通民众以及为逃避战乱而远离国土的上千万民众!
除此之外,乌克兰的经济也面临着严重衰退,物价飞涨、失业率上升,再加上难以突破的前线战况,乌克兰继续在战争中坚持下去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
再加上美国的步步紧逼,2025年3月3日,特朗普正式宣布暂停对乌克兰的所有军事援助,而在4月份美国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后,战时状态的乌克兰也没有被豁免,又被征收了10%的贸易关税,无不令乌克兰的情况雪上加霜。
甚至8月17日泽连斯基访美前夕,特朗普还转发推文暗示泽连斯基在领土问题上妥协。
特朗普的意思其实非常明显,他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希望可以通过乌克兰的妥协加速俄乌冲突解决的进程,而乌克兰因此受到的损失,美国不会买单。
普京这次提出的让中国担任安全保障国的方案。事实上,此前泽连斯基多次提起乌克兰战后“安全保障”的问题,在8月17日泽连斯基发布的最新声明中也提到,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必须在欧洲的参与下发展。
泽连斯基不只是因为对俄罗斯不放心,还因为他想要借此加强乌克兰对西方国家的依赖,但这一切都被普京的阳谋给打破了。
而另一边,保持着中立立场的中国,面对普京出其不意的一招,也做出了回应。
保持中立立场的中国
在8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中国是否愿意成为战后乌克兰安全的保障国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毛宁表示,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仍然没有改变,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劝和促谈,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
事实上,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好回答,毕竟,让中国做安全保障国的提议是俄罗斯方面提出来的。
如果直接拒绝,会影响与俄罗斯的关系,但美欧乌那边又迫切想要探知中方的态度,明确表示同意则会让中方在俄乌问题上站到了俄罗斯的阵营内。
当然,作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答是十分周到且得体的。
一方面,毛宁对中方的立场做了再一次重申,表示中方将会继续在俄乌问题上保持中立。
此外,“劝和促谈”几个字也表明了中方会继续以外交渠道来促进俄乌和平谈判,而不是从军事上介入俄乌冲突,体现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形象。
另一方面,毛宁一句“以自己的方式”既避免了回答“是”或“否”产生的站边问题,也表达了中方不接受任何国家任何形式的单方面绑定。
总之,于中国而言,被强行拉上俄乌问题的谈判桌没有任何好处,保持中立、坚守原则才是正确做法。
参考信源:
泽连斯基:允许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是历史性决定,领土问题只能由乌美俄三边讨论 观察者网
美特使:普京已同意乌克兰获“类北约”安全保障 央视新闻
普京首次同意“妥协”,特朗普施压乌克兰“自愿放弃领土” 澎湃新闻
“若达成停火协议,中国是否愿意成为乌克兰安全的保障者?”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
“俄美峰会,中国被提及为乌克兰安全的潜在保障者之一”,外交部回应 北晚在线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