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释永信塌房,他所做的丑事,远比看上去更加恶劣,真面目如此不堪

酱酱快娱 · 5 小时前
1.png



谁都没想到,那个曾被誉为“佛门CEO”的释永信,会在一夜之间,从万人敬仰的方丈,酿成人人避讳的前僧人。
36年权杖在手,三天三记重锤砸下:戒牒被注销,官网删名,方丈室封门
金丝袈裟、百万豪车、千万佛珠,风光背后,藏着太多不能见光的秘密。曾经的“少林第一人”,如今连“和尚”的身份都保不住。这样的命运反转,你敢想吗?


2.jpeg



1965年,一个普通的安徽农村男孩,名叫刘应成。16岁那年,穿着发白的粗布衣,带着一腔孤勇,独自踏上嵩山。
那个时候的少林寺,冷清破败,香客寥寥,连饭菜里都只能捞到几根菜叶。没有家世,没有配景,更没有一身功夫傍身。他能做的,只是扫地、挑水、抄经。


3.jpeg



外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少年心里有一股子狠劲。没人教他如何改变命运,他却在油灯下背下经文,在晨钟暮鼓间磨练心性。
苦吗?当然苦。可是他没有退缩,也没有放弃,更没有诉苦一句。那个时候的刘应成,只想着混口饭吃,活得安稳。


4.jpeg



转折,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1982年,一部《少林寺》电影让这座古寺一夜成名。1999年,34岁的释永信披上金丝袈裟,成为少林寺第三十代方丈。
他没有守着青灯古佛消耗时光,也没有只会念经讲法的清贫僧人模样。
他带着少林寺出山,把“少林”注册成商标,706个商标,全球三百多家分寺,三百万海外弟子。


5.jpeg



组建武僧团,开公司,搞文创,直播带货,门票过亿,药品年销千万,少林寺成了文化IP。那一年,他说,“我们不只是寺庙,我们是文化平台。”
外人只看到舞台上的光环,没人知道寺门背后,家族企业悄然兴起,财富滚滚而来。有人说他是“少林CEO”,有人说他是“庙门商人”,还有人怀疑:和尚家里能有这么多公司,这钱干净吗?


6.jpeg



质疑从未停止,丑闻一波接一波。2015年,实名举报,七宗罪,情人名单、私生子、挪用资金……每一桩都惊心动魄。
那时候,少林寺竭力否认,官方鉴定一锤定音,释永信面对镜头波涛不惊:“子虚乌有,清者自清。”可十年后,2025年夏天,三大噩耗接连落下。


7.jpeg



7月27日,涉嫌刑事犯罪,挪用资金,私生活混乱,育有私生子。三天内,方丈室封门,戒牒注销,官网清空。
连他亲手打造的功德碑,也被遮掩。身份不再是护身符,关系不再是靠山,名气更不是铠甲。他不是“释永信”,只是普通人刘应成。
网友追问:“当年查不出来,今天怎么全认了?”“香火钱去哪了?”“佛祖会同意吗?”没有人能再给出答案。有人说,是权力护了他这么多年;有人说,是资本让佛门失了守。


8.jpeg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庙门紧锁,招牌撤下,财务审计,商业帝国分崩离析。
曾经的明星座上宾,媒体追捧的“佛门董事长”,如今成了被踢出局的敏感词。


9.jpeg



新任住持上任,取消扫码买香,免门票,免费发香,少林寺回归最初的模样。那些年堆积的商标、公司、资产,一夜间成了负担。
没有仪式,没有告别,只有一夜之间的消失。村里人避而远之,家人不敢多言,亲信四散奔逃。
可少林寺的钟声还在,风雨千年,见惯了苦行僧,也见惯了春风得意的方丈。只是,这个夏天,再没有“释永信”三个字。


10.jpeg



真正的清净,不在袈裟的价格,不在功德碑的字数,只在每个人内心的光亮。谁都没想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最后会被金丝袈裟和资本洪流裹挟。
谁都没想到,那个让少林寺走向世界的人,最后会被世界的规则淘汰。信仰和欲望,清贫和奢华,理想和现实,终究要做出选择。钟声依旧,风雨如昔。少林寺还在,释永信已是过客。
真正能留下的,永远不是名字和财富,而是每个人心里的那点光。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